创历史最佳!2024券商出海:“两超两强”格局确立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王蕊 2025-04-02 17:45
Aa 大号字

透过上市券商2024年年报数据,头部券商国际化业务竞争新格局浮出水面。

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的“两超”地位进一步稳固,国际业务子公司的营业收入均超过了150亿元(未特别说明均为人民币,下同),2024年营收增速也不相上下;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两家则组成了“两强”,与其余券商拉开了较为明显的差距。

从国际业务发展战略来看,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不约而同继续朝着全业务链体系方向前进,这或许也是两家券商国际化业务体量发展至今的一个必然选择。中金国际则继续保持在中资企业海外融资市场的影响力。国泰君安国际业务对营收贡献占比相对有限,目前强调要深入推进跨境一体化管理。

券商出海两超两强

从业内普遍情况看,证券公司通常以一个全资控股的子公司作为国际业务展业平台,并借助其下设的多个海外实体开展境外业务。基于此,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了多家券商的国际业务子公司2024年的财务数据,尝试以此横向对比各家券商国际业务板块的体量。

数据来源:上市券商年报(汇率参考:1美元=7.26元人民币,1港元=0.93元人民币)

从营收角度看,2024年,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国际两家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6.59亿元和164.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61%和41.20%,不管是数值还是增速都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紧接着是中金国际和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期内营收分别为99.97亿元和72.86亿元,但同比增幅却明显分化:国泰君安金融控股同比增长46.13%,但中金国际却同比减少8.04%。

除此之外,银河国际控股和招证国际2024年营收数据也均实现同比上涨,最终分别实现营收21.73亿元和11.15亿元。

若站在净利润视角,2024年华泰国际共实现净利润66.63亿元,同比大增258.52%,几乎是中信证券国际的两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报告期内华泰国际出售了子公司AssetMark股权。

中信证券国际、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招证国际三家券商净利润则分别为38.51亿元、13.23亿元和4.25亿元,同比增幅均在110%上下,增长较为一致。但对比营收增速,可以发现基数较小的招证国际2024年盈利增长弹性更大。

与此同时,银河国际控股净利润为3.28亿元,同比增长32.26%;中金国际净利润为26.57亿元,同比更是减少了21.12%,显示2024年两家券商的国际业务盈利改善相对落后于其他几家同业。

华泰证券:综合能力提升,出售子公司推高国际业务收入

年报显示,2024年,华泰证券国际业务收入为143.4亿元,同比增加80.93%。占总收入的比例也从2023年的21.67%提升至34.58%。不过华泰证券提醒,这除了受华泰金控(香港)收入同比增加影响外,也与出售子公司有关。

2024年,华泰证券售出了所持美国控股子公司AssetMark的全部股权,交易对价折合人民币127.55亿元。需要注意的是,AssetMark曾经是华泰证券国际业务主要支柱之一,此次清仓股权虽换回单年盈利大增,但后续业绩或许会受到一定影响。

“(公司)已形成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多地联动发展的全球价值链体系,更积极地向日本等成熟市场、东南亚和中东等新兴市场延伸,构建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华泰证券首席执行官周易表示,未来还将持续加强交易能力、清结算能力、风控能力等基础能力的全球化部署。

据悉,2024年华泰证券国际业务业绩稳居中国香港中资券商头部,港股IPO保荐项目数量位居市场第三。自主研发的全球交易平台正式投产,并取得日本东京交易所颁发的东京专业债券市场承销资格,取得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有限承销会员资格,且成为首家获批越南证券市场直接交易资格的中资券商。

中信证券:国际业务创历史最佳,65亿增资国际子

2024年,中信证券国际业务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提到,“过去一年,我们全面加强国际化战略部署,国际化发展加速推进,国际业务收入贡献占比提升至17.2%。在东南亚、印度、日本等市场持续加大投入,中国香港以外地区的机构经纪、投行等业务取得明显增长,全球化业务布局进一步拓宽。”

2024年中信证券还完成对中信证券国际9.16亿美元(约人民币65.32亿元)增资,使其年末总资产规模达506亿美元,较年初增加46%;净资产31.4亿美元,较年初增加41%,资本实力大大增强。在业绩发布会上,中信证券国际董事长李春波称,这笔增资缓解了中信证券国际的资金流动压力,也为各项业务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资金的保障。

年报显示,2024年中信证券投行国际业务发展迅猛,共完成港股股权承销27亿美元、位列市场第二;中资离岸债承销50亿美元,市占率4.2%,位列市场第一;涉及中企全球并购项目72单、交易规模300亿美元,位列市场第二。同时,中信证券2024年汇兑净收益34亿,为公司上市来最高值,2023年这一数据仅为5.35亿元。

据悉,中信证券后续将着力打造全品种、全业务线、全牌照的境外业务体系,不断加强跨境、跨业务线协同合作能力,积极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投融资渠道和选择,向“成为中国企业出海及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首选投行”目标迈进。

中金公司:境外业务收入下滑,投行融资优势仍在

中金公司通过中金国际的若干子公司开展境外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金国际总资产为人民币1799.81亿元,占集团总资产的比例为26.68%。但与此同时,虽然2024年中金国际的营收净利润却双双同比下滑。

据券商中国记者多方了解,这主要是由于其境外投资收益有所减少。据介绍,中金国际机构客户占比较高,股票业务板块的场外衍生品规模,随客户交易需求减少而动态收缩,对境外营收表现形成阶段性压力,去年四季度有所回暖。

“我们进一步做实中金国际,持续增强对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整体统筹作用。”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表示,2024年中金公司的国际网络布局不断完善,越南代表处正式开业,阿联酋分公司加快推进设立;中资企业全球股本融资、中资企业全球IPO融资、中资券商中资企业境外债承销均排名第一,投行完成近400单海外及跨境项目,交易规模合计超9000亿元。

在国际布局方面,中金公司建立了覆盖中国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法兰克福、东京、越南、迪拜在内的国际网络。积极布局互联互通机制全枢纽交易所,2024年新增覆盖哈萨克斯坦、韩国、马来西亚三个亚洲市场,并支持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全球股票市场交易。

中金公司还表示,其协助监管机构、政府机构和重要客户开展国际路演,邀请海外客户来华调研,协助上市公司赴海外路演,大力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资本市场故事,互联互通交易份额也保持市场前列。

国泰君安:投行跨境合作成效凸显

2024年,国泰君安国际业务营收为29.09亿元,同比增长34.49%,对营收贡献度为6.7%。据悉,期内其国际业务完善顶层架构设计,加强跨境一体化管理,优化海外资产负债结构。

具体而言,2024年其财富管理业务挖掘本地客群跨境需求,完善产品布局,首批入选跨境理财通试点券商并展业;投行业务跨境一体化合作效应显现,全年完成3个IPO和10个配售项目;跨境衍生品业务丰富产品品类,加大拓客力度,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海外布局取得积极进展,越南子公司增资获得越南证监会批复,英国子公司实现E-FICC大类资产全覆盖,澳门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

数据显示,2024年国泰君安国际业务板块中,客户资产期末托管金额较上年末增长16.7%,资产管理期末规模117.7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178%,投行业务承销债券规模3890.83亿港元、同比增长85.2%;跨境衍生品累计新增名义本金6127.86亿元、同比增长35.5%,期末余额1172.3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8.1%。

中国银河:亚洲地区网络最广的中资券商

中国银河表示,2024年国际业务营业收入为21.73亿元,占总营收的6.12%。通过联昌并购项目,中国银河将国际业务网络从中国香港延伸覆盖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韩国等地,全方位进入东南亚市场,成为在亚洲地区网络最广的中资券商。

2024年,银河国际控股持续加强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东盟多地联动,积极抢抓跨境业务机遇。财富管理方面,积极打造一站式、全链条数字金融服务平台,获得首批跨境理财通2.0券商试点资格。投行方面,2024年完成23个港股IPO项目,承销278个境外债项目,参与发行158只离岸人民币债券。资管方面,打造全品类境外资产管理产品矩阵,设立跨境中国CTA基金,为国际资本投资内地大宗商品和金融期货市场提供创新性便利渠道。

招商证券:境外交易佣金收入大幅增长

招证国际持续提升投研服务水平及全球股票市场交易能力,加速信息技术建设、增强运营保障及维护能力,全面提升跨境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积极拓展多市场、多品种创收能力,并抓住机遇大力开展跨境理财业务,机构交易业务拓展至日本、新加坡和欧洲多个国家,美股及债券的佣金收入实现同比大幅增长。截至2024年末,招证国际托管客户资产规模达2156.10亿港元。

同时,招证国际积极把握市场回暖机会,加大港股IPO融资营销力度,报告期末孖展业务规模为33.41亿港元,同比增长31.28%,维持担保比例为328.95%。

责任编辑: 陈英
e公司声明:文章提及个股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解读 更多
视频推荐 更多
热门股票 更多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