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众捷汽车(301560)在深交所创业板鸣锣上市。从2010年成立以来,众捷汽车深耕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领域,成功跻身国际优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行列。公司拥有3000余种型号零部件产品,每年出货1亿多件精密加工件产品,终端客户几乎覆盖所有中高端车企。
“从创立之初,我们就明确了公司要全球化发展的战略,产品聚焦海外市场,聚焦高端车型和高端客户。”众捷汽车董事长孙文伟表示,公司致力于为全球的汽车热交换和动力总成模块提供最好的产品,“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众捷汽车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发力
“在新能源汽车逐渐替代传统燃油车的全球性趋势下,众捷汽车将主营业务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孙文伟给出这样一组数据: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在5000元至1.15万元区间,约是传统燃油车单车价值量的3倍,市场空间显著扩大,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空间或超1000亿元。
在他看来,本土企业依托供应链优势和技术迭代,有望在细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而众捷汽车将极大受益于国内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也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众捷汽车在电池热管理、智能温控等领域加速创新,并优化国内客户结构,以谋求在行业变革中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在技术研发方面,众捷汽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成功开发出热泵系统阀体及阀体部件、电动压缩机核心零部件等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核心零部件。积极引入前沿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传统弯管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利用机械手结合PLC控制系统取代人工。基于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在产品设计阶段对数据进行集成管理,确保研发数据和量产数据的无缝对接。
在生产管理方面,众捷汽车引入ERP系统、自动化设备和智能仓储,实现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绿色转型,获评“江苏省绿色工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如今,公司拥有24项发明专利、101项实用新型专利,核心技术覆盖精密加工、数字化管理等诸多方面。通过智能工厂的构建,众捷汽车大幅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市场拓展方面,众捷汽车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客户,与特斯拉、比亚迪、长城等新能源龙头企业深入合作。统计数据显示,众捷汽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11.11%提升至2024年的37.41%。其中在2024年,众捷汽车对比亚迪的收入达到1300万元左右,年度订单达到8000余万元——公司产品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头部新能源车企的认可。
海外业务高歌猛进
“众捷在2010年创立之初,第一个量产项目就是大众,快捷的行动力,这也是众捷名字的由来。”孙文伟的介绍,让人一下就记住了“众捷汽车”这个名字。“公司创立之初,我们就明确了全球化发展的战略,产品聚焦海外市场,聚焦高端车型和高端客户,致力于为全球的汽车热交换和动力总成模块提供最好的产品。”
孙文伟至今还记得,众捷汽车就租在一个两层楼的小厂房里,一楼是融资买来的5台数控机床,二楼是仓库。“因为没有太多资金装修办公室,我们就挤在二楼的过道里办公,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没有暖气。”
再将目光拉回到大众项目上,众捷汽车在很短时间内开发出几款零部件,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作为来自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二级供应商,众捷汽车当年开发国外客户和国外市场面临重重考验,“不仅产品质量门槛要求高,而且考验销售不仅要有流利的英语,还要有全球视野,能理解客户的要求”。
每次去国外拜访客户,孙文伟都会带上两个大行李箱:一个箱子装换洗的衣物,另一个箱子装满公司生产的样品,“每次进出不同国家的海关,我都要打开箱子向海关重复解释这些是我们提供给客户的样品”。
“正是因为我们主动、多次的与客户进行面对面、技术层面、销售细节等方面的沟通,欧美的客户逐渐开始信任我们的能力,慢慢与我们合作起来。”孙文伟表示,经过6年的积累,众捷汽车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与快速响应的服务体系,成功赢得马勒、翰昂、马瑞利、摩丁、康迪泰克等全球顶尖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的认可。通过向全球一级零部件巨头供货,终端客户已经覆盖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通用和福特等中高端品牌,以及比亚迪、长城、上汽等自主品牌。
2017年,众捷汽车成立墨西哥工厂,服务北美市场和客户;2021年,公司收购巴塞罗那工厂,开拓欧洲市场,并组建专业海外运营团队,相继在美国、英国设立销售公司,实现全球三大时区无缝覆盖的服务体系。
如今,众捷汽车在技术深度、全球化布局和客户资源方面构建了核心壁垒,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我们与跨国一级供应商建立深度绑定的关系,通过协同开发积累技术经验,形成客户黏性和行业口碑。”孙文伟表示,众捷汽车拥有3000余种型号零部件,涵盖空调热交换器、油冷器、电池冷却器等,年出货量超1亿件,满足了多品牌定制化需求。值得关注的是,众捷汽车的营业收入也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2019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3.64亿元增至9.7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1.87%,超过国内大多数同行。
站在全新的发展起点
“随着众捷汽车成功上市,我们站在了一个全新且意义重大的发展起点上。”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孙文伟充满信心。
在技术创新方面,上市后,众捷汽车将拥有更充足的资金加大研发投入。持续聚焦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技术,比如进一步优化电动压缩机和热泵技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使产品更契合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
在市场拓展方面,依托上市带来的品牌影响力提升,众捷汽车有望巩固与现有国际知名客户如马勒、翰昂、摩丁等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扩大在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市场的份额。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全力开拓更多新能源车企客户,加大对特斯拉、比亚迪、长城等企业业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加速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的布局。
“产能扩充和智能制造升级上,募集资金将助力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及扩产项目的高效推进。”孙文伟表示,届时,新增的4144万件(套)零部件生产能力,不仅能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还将借助智能化设备和先进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新建研发中心项目将汇聚行业优质人才,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先进地位。
“我也想对一直支持我们的投资者说,感谢你们的信任与支持,选择与众捷携手同行。”孙文伟表示,“上市后,我们将把每一份投资都转化为发展的动力,致力于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定、丰厚的回报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众捷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书写属于我们的传奇篇章。”(CIS)(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