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债权转股权!融创最新公布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张达 2025-04-18 17:39
Aa 大号字

融创境外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

4月17日晚,融创中国(01918.HK)发布公告称,针对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持有债务本金约13亿美元的初始同意债权人已签订重组支持协议,持有债务本金超10亿美元的债权人正在进行签署程序,支持债权人合计持有债务本金占现有债务本金总额约26%。

根据公告,融创重组方案将为相关债权人提供将其债权转换为股权的机会,以获得短期流动性及受益于潜在股票升值。同时,债务重组方案还推出“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和“团队稳定计划”,进一步稳固各方对融创的信心。

接受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房企化债从“展期为主”转向“削债为主”,由于大多数出险企业现金流紧张,同时资产价值缩水或者已被抵押质押,能够用于抵债的优质资产不多,而债转股成为了大多数房企重组的标配。

融创公布境外债重组方案

4月17日晚,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1918.HK)发布公告称,针对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持有债务本金约13亿美元的初始同意债权人已签订重组支持协议,持有债务本金超10亿美元的债权人正在进行签署程序,支持债权人合计持有债务本金占现有债务本金总额约26%。融创现向其他债务持有人寻求更广泛的支持。

具体来看,融创重组方案将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强制可转债(新MCB),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6.80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生效日起转股;另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3.85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后18—30个月内转股,该类总量不超过债权总额的25%。

同时,应部分债权人建议,债务重组方案推出“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向主要股东(即孙宏斌)提供部分附带条件的受限股票,主要股东在6年内仅获得该等受限股票的投票权等极其受限的权利,除非达到特定限制条件,否则不能处置、抵押、转让受限股票。通过该计划,主要股东的股权比例维持在一定水平,让其能够持续为公司保交付、债务风险化解及长期业务恢复贡献价值。

此外,融创境外债重组方案还推出“团队稳定计划”,在资金来源依旧匮乏的情况下,将通过发行新股份的方式向骨干员工授予股份以作为未来整体薪酬的补充来源,让团队保持长期稳定性。

融创在公告中表示,本重组方案旨在为债权人提供公平公正、最优回报方案的同时保障公司持续经营,实现互利共赢。一方面,为相关债权人提供将其债权转换为股权的机会,以获得短期流动性及受益于潜在股票升值;另一方面,彻底化解公司的境外债务风险,实现可持续的资本结构,并通过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和团队稳定计划,进一步稳固各方对融创的信心,未来更好地推动项目交付、债务风险化解、资产盘活等工作和长期的业务恢复。

债转股成大多数房企重组标配

除了融创,近日,碧桂园债务重组也取得重大进展。

4月11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其境外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已与占现有债券债务本金总额29.9%的债权人签署重组支持协议,签立重组支持协议代表公司探索整体方案解决其境外债务的重大里程碑。对于重组方案,碧桂园为债权人提供了五个选项,包括现金要约、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新债券、发行新债券等。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当前房企化债出现新的变化,一是从“展期为主”转向“削债为主”,过去房企主要通过债务展期(延长还款期限)换取时间,但目前核心变化在于大幅削减债务本金成为主流。这一调整缘于市场下行导致销售回款减少、资产估值缩水,房企难以仅靠展期维持偿债能力。二是境内债务重组加速,从展期转向系统性方案,此前境内债务多通过展期处理,但2024年融创等企业启动二次重组,境内债引入削债条款,与境外债重组逻辑趋同。

“从大多数房企的重组方案来看,无外乎债务期限展期、债转股、资产清偿、现金兑付等。”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说,由于大多数出险企业现金流十分紧张,同时资产价值缩水或者已被抵押质押,能够用于抵债的优质资产不多,而债转股成为了大多数房企重组的标配。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房地产专委会委员谢海生表示,当前从企业端化解风险既有政策支持,又是市场期盼,还符合化险的客观规律,是大势所趋,依法重组重整是行业整合优化、迈向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部分出险房企通过重组取得较好脱困效果,表明在企业端进行房企重组对化解房地产风险和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戎艾茵
e公司声明:文章提及个股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解读 更多
视频推荐 更多
热门股票 更多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