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AI憧憬双轮驱动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领跑港股市场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作者:钟恬 2025-04-16 21:04
Aa 大号字

4月16日,恒生公司发表网志称,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代表的中国生物科技行业受惠于国家支持政策、对AI的憧憬和对外授权交易增加,自今年年初至今上涨18.01%,大幅跑赢恒生综合指数在同期录得的4.69%的升幅。

恒生综合指数涵盖港股主板上市证券总市值最高的95%证券,可视为代表港股大市的全面指标。

根据恒生行业分类系统,恒生综指细分为12个行业指数,反映香港股市不同板块的表现。截至2025年4月11日,12个行业中有6个行业的涨幅在7.1%至16%之间,另外6个行业下跌0.6%至14.1%。其中,医疗保健业是表现最佳的行业,自今年年初至今录得16%的涨幅,其后是原材料业(+11.2%)及资讯科技业(+10.4%)

恒生综合指数.png

恒生公司表示,尽管多年来医疗保健一直是国家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领域之一,但“创新药物”直到2024年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医疗保健特别是创新药物在国家政策考量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国家的支持政策外,市场对AI可能带来正面影响的憧憬也成为今年港股的拉动力之一,医疗保健相关股票尤其受惠。事实上,由于AI有望重塑医疗保健行业并提高效率,医疗保健已成为今年恒生综指中表现最强劲的行业。

例如,药物研发是一个漫长及昂贵的过程,从开始研发到投入使用通常需要耗费十多年的时间,即使如此,也只有一小部分开发中的药物能够最终实现商业化。AI或可以改变整个药物研发过程——从加快药品开发,到优化临床试验乃至改善生产和供应链物流各环节。根据Information Technology&Innovation Foundation的报告,AI可以将药物研发和临床前阶段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减少25%至50%。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以及其同业所推出的具成本效益的AI模型,令AI的成本门槛大幅降低,有助推动药企普及AI使用,越来越多的中国制药公司已积极将AI融入其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中国生物科技企业近年来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体现出在政策持续支持创新药物的情况下,中国已从仿制药生产国逐步转变为新兴创新中心。在制药行业中,授权许可是商业策略中的重要一环。对外授权是指制药公司将其资产(例如药品或技术)授权给外部合作伙伴,这些外部合作伙伴随后有权进一步生产、营销、分销或销售授权公司的产品。

对于有意扩大市场影响力、提升产品组合以及提升利润空间的公司来说,对外授权是非常重要的策略。数据显示,中国制药公司的对外授权交易总规模已从2019年的不到1亿美元大幅增至2024年创纪录的近520亿美元。医药魔方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制药公司的94项对外授权交易中,有73项来自生物科技公司,反映出国际制药公司对中国生物科技公司资产的兴趣提升且信心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 赵黎昀
e公司声明:文章提及个股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解读 更多
视频推荐 更多
热门股票 更多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