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走访楼市的过程中,乍暖还寒的“分化”是记者感受最为深刻的词语。这种分化,体现在各个楼盘项目之间,各座城市之间,以及二手房市场和新房市场之间。
即便是这样一个冷热不均的“小阳春”,在当下也值得我们珍惜,它提醒了我们两个常识。热度的提升,提醒我们大众对住房的刚性需求永远不会消失;率先企稳的“二手房”则提醒了我们第二个常识,只要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房子就能卖得动。
“房地产是一个不动产,上海的房子、广州的房子不可能搬到北京来满足北京人的住房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的表态,其实朴素地点出了当下市场分化的根本原因——满足人们住房需求的好房子,依然会受到欢迎,不能满足需求的就会被人们摒弃。
这其实是一个朴素的常识,但是已经被埋没了太久。在过往炒房盛行的观念下,北京人为什么不能买上海的房子?为什么不能买广州的房子?在炒房心态下,什么样的房子都能买,只要价格可以成倍地炒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唯有在“房住不炒”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之后,倪虹所说的常识才能重新成为常识。如今,“抓紧上车”的理念被抛弃,记者在售楼部,听到看房客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舒适度、交通便利度、配套完善度、性价比,虚幻的“XX概念”被他们抛诸脑后——住房居住属性的需求重新占据了购房决策的核心。
进入发展“新模式”的房地产市场,至少有相当部分的内涵其实是要回归“旧常识”。要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常识不能忘,那就是为老百姓建设“好房子”。
当下二手房市场何以率先展现出企稳迹象?虽然二手房可能在房龄、设计理念、新技术运用上较为老旧,在硬件上够不上“好房子”的特点。但是,所见即所得、较大的议价空间等软件层面的突出优点,或许恰恰是在新发展模式下“好房子”所必须满足的。
所见即所得,意味着如延期交付、房屋质量不达标、合同承诺不兑现等以往新房购买中常见的顽疾得到了规避。议价权,则意味着房地产的买卖交易更加市场化,在如今的供需情况下,双方有得谈、可以谈。前者让购房者买得安心,后者让购房者买得合理。
硬件的升级进化,有赖于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的投入,软件的提升则需要基础性制度的完善。
目前,落实“所见即所得”的现房销售制度改革已经在路上。在房地产行业发展步入成熟期,全面推广现房销售制度将有助市场各方的风险与收益匹配度。即便对于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房企而言,现房销售其实也为精心打磨高产品力、强品牌力的扎实房企,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促进行业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