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推动《可再生能源法》修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作者:韩忠楠 2024-03-04 17:52
Aa 大号字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共带来25份议案、建议,涵盖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建设等各个方面。在25份议案、建议中,与新能源产业建设息息相关的内容占比最高。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采访中,张天任详解了他对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等方面的见解,并深度剖析了上述议案、建议提出的背景。

eebb8af04e41a1cb0043b3ddf2a59175.jpg

加快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

“气候变化是事关全人类的危机,需要多元参与,协同治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着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作用。”

张天任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3060”双碳目标,是我国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体现了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

的确,在“3060”双碳目标的指引下,2021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 12 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施方案和支撑保障方案。张天任分析称,从上述方案的整体实施上来看,仍然呈现松散、碎片特性,对于控制、减少碳排放的法律法规还比较缺乏,法律体系尚未建立完善。

张天任判断,新形势下,加快形成碳减排立法体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建议由全国人大牵头,加快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协调的碳中和碳减排法律体系,以法治手段推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

对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带来的意义和影响,张天任表示,推动相关法律的建设,有利于形成碳减排立法体系,规范碳减排的法律责任和义务,通过法治手段,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等方面提供支持,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此外,加快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形成碳减排立法体系,也有利于我国在深化气候领域双多边合作中争取主动权。

张天任表示,碳减排是大国博弈的赛场。在脱碳转型中,谁能抓住机遇,推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谁就能在变革中取得主动,占据国际格局的制高点。

推动《可再生能源法》修订

谈及践行双碳战略,张天任认为,大力应用可再生能源是践行“3060”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已突破 14.5 亿千瓦, 占发电总装机的一半以上。

张天任认为,我国绿色能源转型稳健推进的背后,离不开法治的保障。2006 年以来,《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产业进入全面、快速、规模化的发展阶段,为能源结构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不过,目前国家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开发总量方面仍然缺乏约束性,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压力仍未在制度层面得到根本性解决。

围绕着这些问题,张天任认为,需要针对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建议适时启动可再生能源法修改 。

具体的修改建议涵盖以下几方面,一是完善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建议在立法中明确,制定合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目标,明确由电网企业、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共同承担全额保障性收购责任的法律定位,将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切实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发电企业的积极性。二是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建议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可再生能源目标引导以及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考核机制。三是优化调整电价补贴,建议在统筹考虑政府财政支撑能力、环境保护和改善民生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多渠道增加补贴资金,缩小资金缺口,优化补贴发放程序。加快完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四是细化相关法律责任条款,强化电网、石油、燃气、热力等企业的法律责任。

建立动力电池碳足迹核算规则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张天任的建议中,有多份建议均与新能源产业息息相关,涵盖了新能源配储、氢能规模化应用、电池回收、加快动力电池循环、完善再生资源税收、助力铅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加快建立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规则等。

张天任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在全球碳中和的发展大势下,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规则中,明确将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纳入必要考核指标。我国是动力电池产销大国,但国内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为止,尚无专门针对电池产品碳足迹核算的标准规范及可靠数据库。

对此,他建议将动力电池产品纳入2025年50个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名录中,完善动力电池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据库,同时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回收环节碳足迹计算标准,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实现国际互认,引导企业适应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

张天任认为,从国家层面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沟通联系,积极参与国际碳足迹相关规则的制定,推动实现国际互认,引导企业适应国际规则、参加国际交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有利于提升我国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国际竞争力。

责任编辑: 于德江
e公司声明:文章提及个股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相关文章
线快讯 更多
热门解读 更多
视频推荐 更多
热门股票 更多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Baidu
map